功能:業務類/其他/7企業并購 標題:制藥企業并購重點:文化融合潤物無聲 關鍵詞:
2:分散 企業 股東 技術 過程
3:監管 董事會 審核 資產 協同 合并 整合 戰略 重組 并購
4:兼并 換股 控股 管理層 證監會 旗下
11月23日,廣藥集團旗下兩上市公司廣州藥業和白云山A分別公告稱,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將于近日審核廣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換股吸收合并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方案。兩股于11月23日開市起停牌,并于審核結果公告后復牌。這標志著廣藥集團整體上市的進程又推進一步。
廣藥集團的重組上市并非近期的孤例。天方藥業日前再次發布公告,宣布將于12月12日召開股東大會,再次審議9月底被股東大會表決否定的中國醫藥吸收合并天方藥業的重組方案,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以下簡稱“通用技術”)醫藥板塊重組再次闖關。
有分析人士認為,今年以來具有關聯性質的上市公司之間的換股重組數量明顯增加,一方面與監管層的要求有關,另一方面也是上市公司為未來的資本運作清除障礙。但隨后如何規整內部資源,突出 企業 的主打品牌,增強影響力,還是擺在眾多掌舵人面前的一大考驗。
重組消除同業競爭
集中度不高,是我國工業經濟結構存在的一大通病,醫藥行業同樣如此。《醫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目前醫藥工業的產業集中度低,企業多、小、散的問題依然突出,因而鼓勵優勢企業實施兼并重組,要求2015年前達到醫藥工業前100位企業的銷售收入占全行業50%以上的目標。
在上藥、華潤、廣藥等大型醫藥集團勢頭兇猛的整合沖擊下,三大醫藥央企之一的通用技術也需要通過重組進一步做大做強企業,因而其有意促成旗下天方藥業與中國醫藥重組的舉措并不意外。目前,通用技術下屬醫藥工商貿業務較為獨立分散,產業資源無法有效整合,協同效應無法充分發揮,因此,亟須對下屬醫藥資產進行整合,打造統一的醫藥產業平臺,實現通用技術醫藥業務的整體上市,并依托醫藥研發、制造、銷售的產業聯動優勢,實現各項產業資源整合的協同效應。
而通過重組,中國醫藥和天方藥業還可消除以前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依照計劃,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后,中國醫藥的工業領域業務涉及的產品將主要集中于抗病毒及抗感染領域,成為覆蓋醫藥行業完整產業鏈的綜合性醫藥企業。券商分析也認為,重組有利于公司資產,尤其是工業資產的豐富。重組后,新中國醫藥除擁有天方藥業原有資產外,還將擁有三洋、武漢鑫益、新疆天方、新興華康股權,可建立統一的研發平臺,為公司向綜合性醫藥企業方向發展奠定基礎。而且中國醫藥將成為通用技術下唯一的醫藥上市公司平臺,戰略價值重大。
盡管9月底中國醫藥換股吸收合并天方藥業的方案因天方藥業的表決結果無法達到2/3的支持而失敗,使通用技術醫藥板塊重組受挫。但天方藥業董事會秘書劉寧宇在再度召開股東大會的公告發布后表示,重組方案有利于實現股東利益的大化,為了盡快實現資產整合,解決母公司通用技術內部的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等問題,公司決定將原方案再次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近親”換股合并
相比之下,廣藥集團的重組則趨于明朗。廣州藥業董秘龐建輝日前表示,停牌不會太久,按 法規 和以往重組案來看,證監會通常在5個工作日后會出審批結果。事實上,自去年11月正式啟動重組以來,廣藥集團總經理李楚源已多次在公開場合談及,重組后的新廣州藥業將成為廣藥集團主要醫藥資產和業務的單一上市平臺,預計未來10年,重組廣藥的整合效應或超10億元,將成為全國競爭力強的綜合性醫藥上市公司之一。
盡管并購重組是當今企業在競爭過程中的一種常見戰略方式,但有國外研究機構對全球并購重組案例的調查發現,近2/3的并購以失敗告終,只有近1/4的并購成功。中國醫藥與天方藥業、廣州藥業與白云山A,這種“近親型”的醫藥上市公司換股合并案例,上一樁就是2010年的上海醫藥并購上實醫藥和中西藥業。由于屬于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有意促成旗下上市公司換股合并重組,因而改革及整合前景多被看好。
今年以來,上海...